当前所在位置:四川省直属机关工会委员会 > 新闻中心 > 工会新闻 > 正文

    把服务群众贯穿“挂包帮”活动始终

    2013-05-08 11:05:31  来源:四川省直属机关工会委员会

    省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  贾松青

    ◎核心提示
        如何在“挂包帮”活动中把服务群众贯穿其始终?需要坚持服务群众与团结群众相结合;坚持服务群众与尊重群众相结合;坚持服务群众与教育群众相结合;坚持服务群众与依靠群众相结合;坚持服务群众与帮助群众相结合;坚持服务群众与发动群众相结合。
        群众工作是党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服务群众,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必须作为重要执政理念来践行,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落实。省委着眼于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把“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和对口定点扶贫、支援藏区工作,作为扶贫开发和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重要抓手,坚持把服务群众与团结群众、尊重群众、教育群众、依靠群众、帮助群众、发动群众相结合,与群众人对人、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联系群众、相信群众、造福群众,取得实效。
        一是坚持服务群众与团结群众相结合。团结群众、赢得群众是党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群众工作,把党与群众的关系,比之于鱼水,喻之为血肉,视之为种子和土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有了更好为人民谋福祉的条件,但也面临着干群关系疏离的危险,在党员干部中容易滋生群众观念淡薄、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甚至脱离群众的现象。如何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把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省委、省政府以“挂包帮”活动为统揽,统筹和整合对口定点扶贫、支援藏区等载体,统筹和整合各方面人力物力财力,不断改进联系服务群众的方式,不断探索新的社会管理模式,不断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法,着力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构建长远发展机制、促进稳定增收、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上下功夫,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四川实际的科学扶贫开发新路子。
        二是坚持服务群众与尊重群众相结合。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真心实意与群众交朋友,是坚持群众路线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服务群众必须遵循的原则。在开展“挂包帮”活动中,无论是工作规划的制定,还是项目资金的安排,无论是新村建设的实施,还是村规民约的健全,每项关系村民切身利益的事情,每个工作的具体环节,都要充分听取、尊重群众意见,使工作的实施得到群众的赞同和支持,使群众感到自己的意愿和利益受到尊重,把好事做细做实做好,让群众真正受益。
        三是坚持服务群众与教育群众相结合。扶贫先扶志。教育引导群众是做好扶贫开发和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重要任务。全省各级机关挂点领导、包村部门、帮户干部,紧紧抓住农民致富奔小康这一最大的实际,积极向群众宣讲“挂包帮”活动的意义、对口定点扶贫政策、支援藏区举措,帮助受助村、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围绕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摆事实,讲道理,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着力讲清楚 “是什么”、“为什么”,使群众在各种社会思潮中明辨是非。围绕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面对面地交流思想、交换意见,引导群众合理表达诉求,在纷繁复杂的现实面前知道 “怎么看”、明白“怎么办”。
        四是坚持服务群众与依靠群众相结合。群众是根,群众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壤。相信和依靠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这是我们党的事业获得胜利的一条基本经验。深入开展“挂包帮”活动,要服务群众、相信群众、情系群众,把群众的需求作为我们的追求,把群众的难处作为我们的痛处,把群众的幸福作为我们的幸运。把对党负责和为民尽责统一起来,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群众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把推动科学发展和维护群众利益统一起来,深入体察民情,充分反映民意,竭力珍惜民力,有效保障民生,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注重既搞好服务又搞好引导,克服艰苦环境的各种困难,积极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发展献计献策,满腔热情地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五是坚持服务群众与帮助群众相结合。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目的。要紧紧抓住农村发展和民生改善这个关键环节,以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贫困乡村和农村贫困居民为工作对象,以解决受扶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工作重点,突出推动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把握推进产业开发这个核心,履行促进社会和谐这个责任,抓住基层组织建设这个根本,努力在帮扶思路、帮扶举措、帮扶投入上有新突破,在规划制定、产业开发、服务支撑上有新举措,在化解矛盾、凝聚民心、夯实基层上有新成效,切实提高全省扶贫开发的整体水平。
        六是坚持服务群众与发动群众相结合。充分发动群众、切实组织群众,是我们党的群众工作的根本方法。在开展“挂包帮”活动中,要采取多种形式对群众进行宣传和引导,让群众开阔眼界,打开思路,并利用前期的工作成果,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让群众看得见实惠,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里,真心诚意地服务群众取信于民,充分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要大力宣传勤劳致富的典型,帮助贫困群众更新观念,发挥主体作用,依靠自强不息、苦干实干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引导群众摒弃等、靠、要思想,崇尚自力更生,把精力和人力投入到家乡的建设中来。创新扶贫开发方式,既注重资金、项目扶持,更注重人才、信息、技术和管理的援助,帮助贫困地区加强基础教育,发展职业教育,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提高贫困群体素质,增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实现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培育贫困地区发展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