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四川省直属机关工会委员会 > 公示公告 > 正文

    关于推荐“四川省工人先锋号”候选单位和“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候选人的公示

    2022-04-07 08:58:08  来源:四川省直属机关工会委员会

    按照《四川省总工会办公室关于推荐评选2022年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的通知》(川工办发〔2022〕6号)精神,省直机关工会拟推荐四川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交易受理处为2022年度“四川省工人先锋号”候选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吴节同志为“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候选对象,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唐飞同志作为“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县处级干部申报推荐对象。现将推荐对象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2年4月7日至4月13日,为期5个工作日。如有不同意见,请于公示期内以电话、电子邮件、纸质材料等方式向省直机关工会办公室如实反映。

    联系地址:成都市新华大道玉沙路163号215室;

    联 系 人:郑老师,联系电话:028-85158982;

    电子邮箱:395352630@qq.com。

    四川省直属机关工会委员会

    2022年4月7日

    附件:推荐对象简要事迹材料

    推荐对象简要事迹材料

    四川省工人先锋号候选申报推荐对象

    四川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交易受理处

    四川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交易受理处始终坚持“站好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第一岗,把稳项目进场交易第一关,搭牢联系市场主体第一桥,建好政府利企便民第一站”的工作理念,苦练内功提素质,优化服务抓落实,在平凡的窗口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为全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队伍树立了榜样。一是内强素质外树形象。采取开展礼仪培训、加强公共资源交易业务学习、组织清廉干事教育活动等形式,有效实现业务能力、形象气质、服务水平“三提升”。二是做优交易受理服务。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按照“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树立交易受理“当日项目信息不过夜、当天工作事项全清零”目标,落实首问负责、限时办结、一次告知责任,近三年受理交易项目7627个、预算金额13100亿元,接受电话咨就达37900余次,发布项目信息96000余条,为全省各地重大项目按时交易、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出色完成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相关工作。发挥指导基层、牵头示范作用,勇于担起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总牵头职责。完成两批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标准化规范化“示范交易中心”创建活动、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工程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川渝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合作、交易服务“五减”等牵头工作,承担《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目录》《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实施细则》等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有力推进了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合力的形成。牵头组织的“示范交易中心”创建被国家发改委纳入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典型经验。开展“五减”工作,使各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项目运行更加顺畅,服务效率显著提高,交易成本大幅下降,等候时限明显缩短,交易风险持续走低,据统计,“五减”工作开展以来,全省为投标主体节约交易成本超5亿元,工作报道被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采用。2021年被评为四川省“三八红旗手”(集体)。

    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候选申报推荐对象

    1.吴节,女,汉族,1961年9月出生,大学本科,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教授,“四川省名中医”“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四川省卫生计生领军人才”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8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同志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曾受邀参加国庆70周年天安门观礼,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5年。该同志继承经典,发扬创新,革新多种古典针灸疗法,并形成一系列吴氏针灸特色疗法,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蹉后防复”理念用于临床工作中,带领治未病中心发展成为享誉国内外的中医特色科室。自2009年3月27日成立治未病中心以来,规模从成立之初占地面积520平方米到治未病大楼的投入使用。临床疗效显著,被四川省卫健委引入到干部医疗保健中,创新性地形成了同时服务于普通人群和干部保健人群的特色模式。短短10年时间,国内外各级领导多次莅临我院视察治未病建设工作,并为多国元首及政要如马其顿总统、德国州长、罗马利亚州长进行诊疗。2010年治未病中心被授予“四川省治未病工程”承担单位;2011年12月成功申报“国家十二五重点专科”,并先后成立四川省中医药学会治未病专委会、四川省老年医学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四川省女医师协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

    2.唐飞,男,汉族,1967年出生,甘肃环县人,大学本科,中共党员,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党总支书记、院长,研究馆员。唐飞同志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三十余年,坚守在文化遗产保护第一线,勤于耕耘,无私奉献,是西南地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作为三星堆发掘总领队,主持开展的工作再现了古蜀文明灿烂成就,实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组织开展的稻城皮洛遗址为世界级重大考古发现,填补了青藏高原旧石器考古的空白。主持四川石窟保护利用工作,充分发挥巴蜀石窟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中的作用。2019年获省第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0年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称号,2021年入选天府文化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入选国家科技专家库、国家文物局专家库。